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沉淀罐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

沉淀罐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

更新时间:2025-09-12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5
  沉淀罐是污水处理厂中用于固液分离的核心设备,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及部分有机物,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。其应用贯穿于预处理、一级处理、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等多个阶段,对保障出水水质、降低后续处理负荷具有重要意义。以下从应用场景、工作原理、优势及实际案例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其作用:
  一、沉淀罐在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应用场景
  1.预处理阶段(初级沉淀)
  -作用: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(如砂砾、泥沙、纤维等)及部分有机物,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。
  -典型工艺:与格栅、沉砂池配合使用,沉淀罐作为初级沉淀池(初沉池),通过重力沉降分离较重颗粒。
  -效果:可去除约30%-50%的悬浮物(SS)和10%-20%的生化需氧量(BOD)。
  2.一级处理阶段
  -作用:在化学沉淀法中,沉淀罐用于投加混凝剂(如铝盐、铁盐)后,通过絮凝作用使胶体颗粒聚集成大颗粒沉淀,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部分磷、重金属。
  -典型工艺:化学沉淀法处理含磷废水时,沉淀罐中形成磷酸盐沉淀物,实现磷的去除。
  3.二级处理阶段(活性污泥法后)
  -作用:在生物处理(如活性污泥法)后,沉淀罐作为二沉池,分离生物污泥与处理后的清水,实现泥水分离。
  -效果:回收活性污泥并回流至生物反应池,维持微生物浓度;同时确保出水SS达标(通常≤30mg/L)。
  4.深度处理阶段
  -作用:在高级氧化、膜过滤等工艺前,沉淀罐用于去除残留的悬浮物或化学沉淀物,保障后续工艺的稳定性。
  -典型案例: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,沉淀罐可去除预处理阶段产生的化学污泥。
  二、沉淀罐的工作原理
  沉淀罐通过重力沉降实现固液分离,其核心过程包括:
  1.自由沉降:污水进入沉淀罐后,大颗粒悬浮物因重力作用快速下沉。
  2.絮凝沉降:投加混凝剂后,胶体颗粒脱稳并聚集成较大絮体,加速沉降。
  3.污泥浓缩:沉淀的污泥在罐底浓缩,通过排泥管定期排出;清水从上部溢流口排出。
  结构特点:
  -通常为圆柱形或矩形,配备进水管、出水管、排泥管及溢流堰。
  -内部可设斜管或斜板,增加沉降面积,提高处理效率(斜管沉淀罐)。
  -部分沉淀罐配备搅拌装置,防止污泥板结。
  三、沉淀罐的应用优势
  1.高效固液分离
  -通过重力沉降和絮凝作用,可去除90%以上的悬浮物,显著降低出水浊度。
  -斜管沉淀罐可缩短沉降时间,提高处理能力(表面负荷可达2-4m?/(m?·h))。
  2.操作灵活,适应性强
  -可根据水质调整混凝剂投加量,适应不同浓度的污水。
  -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容或改造,满足处理规模变化需求。
  3.运行成本低
  -无需复杂动力设备,主要能耗为排泥泵,运行费用低于膜分离等高级工艺。
  -污泥产量可控,便于后续处理(如脱水、焚烧或资源化利用)。
  4.保障后续工艺稳定
  -减少悬浮物对生物处理单元(如曝气池)的干扰,维持微生物活性。
  -降低膜过滤或反渗透工艺的膜污染风险,延长膜使用寿命。
 

 

  四、实际案例分析
  案例1: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
  -问题:原处理工艺出水SS超标,导致后续膜过滤系统频繁堵塞。
  -解决方案:增设斜管沉淀罐作为二沉池,优化混凝剂投加量。
  -效果:出水SS降至20mg/L以下,膜过滤周期延长30%,年运行成本降低15%。
  案例2:工业废水处理站化学沉淀法应用
  -问题:含磷废水直接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。
  -解决方案:在沉淀罐中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,形成磷酸铝沉淀。
  -效果:磷去除率达95%,出水总磷浓度≤0.5mg/L,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。
  五、总结
  沉淀罐在污水处理厂中扮演着“承上启下”的角色,其应用不仅直接决定了出水水质,还通过减少悬浮物和污染物负荷,为后续生物处理、深度处理等工艺提供稳定条件。随着环保要求提高,沉淀罐技术不断优化(如高效斜管、智能排泥控制),未来将在污水处理资源化、低碳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020-34141914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2020960864
微信咨询
版权所有 © 2025 霄汉实业发展(广州)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157387号
技术支持:制药网  管理登陆  sitemap.xml

TEL:020-34141914

微信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