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口位置设计的核心是 “贴合操作流程、减少人工干预、规避工艺死角",不同接口需匹配其功能场景(进料、排料、清洗、取样)的操作需求:
主流设计在罐体顶部或侧壁上部(距罐顶 1/4 高度处),便利性体现在三方面:
· 适配不同投料方式:若为人工投块状 / 颗粒状药材,顶部进料口(口径通常 DN100-DN200)可搭配投料平台或梯子,避免物料搬运时的高度差过大;若为溶剂(如水、乙醇)或粉末状物料,侧壁上部进料口可直接对接输送泵 / 螺旋输送机,物料沿罐壁流入,减少飞溅(尤其溶剂投料时,可避免冲击液面产生气泡)。
· 规避工艺干扰:进料口避开搅拌桨旋转区域,防止物料投入时被桨叶撞击破碎(如热敏性药材),同时避免与罐顶其他部件(如压力表、视镜)冲突,留出操作空间。
· 小容积罐(≤100L)因人工操作为主,进料口常设计在罐顶居中位置,口径略小(DN80-DN100),方便手持投料;大容积罐(>1000L)因机械投料为主,侧壁上部进料口可多设 1-2 个(如溶剂与药材分开进料),减少切换时间。
分 “药液出料口" 与 “药渣出料口",位置设计直接影响排料效率:
· 药液出料口:多在罐体中下部(距罐底 1/3 高度处),避开罐底残渣沉积区,减少药液含渣量(无需额外过滤即可对接下游设备)。位置高度需匹配输送泵的吸入要求(通常高于泵进口 500-800mm),避免泵因吸入高度不足产生气蚀;同时靠近罐体外壁,方便管道连接,减少罐内死角(如接口与罐壁平齐,无突出结构,避免药液残留)。
· 药渣出料口:与底部出料结构(锥形底、平底带导流)结合,位于罐体正下方或底部侧壁。锥形底罐的药渣出料口在锥尖最-低处,利用重力自然排渣,无需人工清理;平底带导流罐的出料口在导流板最-低端,配合罐底倾斜角度(5°-10°),药渣可沿导流板滑出,操作时只需打开底部阀门,无需拆卸部件,符合连续生产需求。
分 “清洗液进口" 与 “排污口",位置设计以 “全罐覆盖" 为核心:
· 清洗液进口:多在罐顶(居中或偏心位置),对接 CIP 清洗系统的旋转喷淋球(喷淋球可 360° 旋转,覆盖罐壁、搅拌桨、罐底)。进口位置需保证清洗液有足够压力(通常距喷淋球高度≤300mm),避免压力损失导致喷淋范围不足;部分大容积罐会在罐体中下部增设 1-2 个侧清洗口,针对搅拌桨下部、罐底死角补充清洗,无需人工拆罐清理,提升操作便利性。
· 排污口:在罐体底部最-低处(与药渣出料口共用或单独设置),清洗后污水可自然排空,避免罐底积水残留。接口带快开阀门,清洗完成后可快速排污,无需等待,适配批量生产的清洗节奏。
位置设计需兼顾 “取样代表性" 与 “无安全风险",主流在罐体侧壁中下部(距罐底 1/2 高度处):
· 代表性:中下部位置的药液浓度与罐内整体浓度一致(避免取到顶部低浓度或底部高残渣的药液),取样后无需混合即可检测,符合工艺检测要求;部分工艺需多点位取样(如提取初期与后期浓度差异大),会在罐体中部与下部各设 1 个取样口,无需移动取样设备,提升操作效率。
· 便利性:取样口高度距地面 1.2-1.5m,符合人体操作习惯(无需弯腰或踮脚),接口带截止阀与取样阀(双阀控制,防止药液泄漏),取样时只需打开取样阀即可接取,无需停机或拆罐,避免溶剂挥发(如乙醇提取时)导致的安全风险。
接口规格(法兰型号、管径)需与上下游设备(输送泵、过滤器、CIP 系统)“无缝匹配",核心遵循 “标准统一、流量适配" 原则:
· 压力等级:因提取罐工作压力多为常压或低压(0.1-0.6MPa),法兰压力等级多选用PN1.0 或 PN1.6(HG/T 20592-2009 标准),与输送泵(离心泵、转子泵)、过滤器(袋式过滤器、板框过滤器)的法兰压力等级一致(下游设备通常也为 PN1.0-PN1.6),避免因压力等级不匹配导致密封失效。
· 密封面与材质:法兰密封面多为突面(RF)(适配垫片为耐油橡胶垫或四氟垫片),与上下游设备的密封面类型统一(极少用凹凸面或榫槽面,避免增加连接复杂度);材质与罐体一致(304 不锈钢用于普通提取,316L 不锈钢用于强腐蚀性溶剂提取),与下游设备材质兼容,避免电化学腐蚀。
· 公称通径(DN):法兰公称通径与接口管径一致(如 DN50 接口配 DN50 法兰),无变径差异,方便直接对接(无需额外加装变径法兰,减少泄漏风险)。
管径需根据 “物料流量" 计算,与上下游设备的进出口管径匹配,核心规律如下:
· 进料口管径:溶剂进料(如自来水、乙醇)适配输送泵出口管径(泵出口多为 DN50-DN100),故进料口管径设为DN50-DN100(如 200L 罐配 DN50,1000L 罐配 DN80);药材进料(块状)管径需更大(DN150-DN200),避免块状药材堵塞,与螺旋输送机出口管径(DN150-DN200)匹配。
· 药液出料口管径:与下游过滤器进口管径匹配(过滤器进口多为 DN65-DN125),故管径设为DN65-DN125(如 500L 罐配 DN65,3000L 罐配 DN100),保证药液流量与过滤器处理能力适配(无流量瓶颈,如 DN65 管径对应流量约 20-30m³/h,与中小型过滤器处理量匹配)。
· 清洗口管径:与 CIP 清洗泵出口管径匹配(清洗泵流量多为 10-50m³/h),故清洗液进口管径设为DN40-DN65(如 1000L 罐配 DN40,5000L 罐配 DN65),排污口管径与进口管径一致(避免清洗液排放时堵塞)。
· 取样口管径:因取样量小(单次 100-500mL),管径设为DN15-DN20,与取样阀(常用 DN15-DN20)匹配,同时避免管径过大导致取样时药液浪费或飞溅。
· 变径适配:若上下游设备管径与提取罐接口存在差异(如泵出口 DN80,提取罐进料口 DN65),会在接口处加装同心异径管(而非偏心异径管,避免气蚀),保证流量平稳过渡,减少压力损失。
· 快装接口:部分食品、制药行业设备采用快装法兰(卫生级,如 ISO 2852),与上下游卫生级设备(如卫生泵、无菌过滤器)直接卡箍连接,无需螺栓固定,拆装便捷,符合 GMP 要求。
微信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