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如何检查恒温循环油浴锅的循环流量是否正常?

如何检查恒温循环油浴锅的循环流量是否正常?

更新时间:2025-07-24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3

检查恒温循环油浴锅的循环流量是否正常,需从仪表观察、机械部件检测、流体状态分析等多维度入手,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及判断标准:  

一、直观观察与仪表检测  

1. 流量计读数核查  

- 观察位置:若设备配备流量计(多为转子流量计或电磁流量计),需在设备运行时查看流量数值:  

 - 正常状态:流量值应稳定在设备标定的额定范围(如额定流量20L/min,允许波动±10%);  

 - 异常判断:若读数明显低于额定值(如降至10L/min以下),或指针/数字频繁跳动,提示流量异常。  

- 注意事项:转子流量计需确认浮子是否卡顿(可轻敲流量计外壳观察浮子是否复位),电磁流量计需检查信号线连接是否松动。  

2. 压力表压力监测  

- 测量点:循环泵出口端通常安装压力表,正常运行时压力应稳定在0.2-0.3MPa(具体参照设备说明书); 

- 异常信号:  

 - 压力骤降(如<0.1MPa):可能泵叶轮磨损、吸入空气或管道严重堵塞;  

 - 压力波动剧烈:提示系统内有气体(气液混合流)或泵工作异常。 

 

二、循环系统硬件检查  

1. 循环泵运行状态检测  

- 听声音:  

 - 正常泵运转时为均匀低频噪音;  

 - 若出现尖锐异响、周期性卡顿声,可能泵轴卡滞、叶轮与泵壳摩擦(如轴承缺油或杂质卡死)。  

- 摸温度:停机后触摸泵体,正常温度应≤60℃(手感温热),若烫手(>70℃),可能轴承磨损或泵空转发热。  

- 拆泵检查:  

 - 卸下泵盖,观察叶轮是否有裂纹、磨损(正常叶轮边缘光滑,磨损后边缘变钝或有缺口);  

 - 测量叶轮与泵壳间隙(正常≤0.5mm,超过1mm需更换叶轮)。  

2. 管道与过滤器堵塞排查  

- 过滤器清洗:  

 - 拆卸循环系统前端的Y型过滤器(多位于泵进口管道),观察滤网(通常40-60目):  

   - 正常滤网应无明显杂质附着;  

   - 若滤网被油泥、金属碎屑堵塞超过50%,需用煤油清洗或更换滤网(清洗后流量可恢复30%-50%)。  

- 管道外观检查:  

 - 观察管道是否有明显变形、凹陷(影响流通截面积);  

 - 触摸管道外壁,若局部温度明显低于其他部位,可能内部结焦堵塞(焦层厚度>2mm时热传导受阻)。  

三、流体状态与系统密封性测试  

1. 油液流动性观察  

- 浴槽内流动:打开浴槽观察窗(或停机静置后启动),正常油液应呈稳定循环流动(可通过漂浮物移动判断);  

- 异常表现:油液流动缓慢或停滞,可能因黏度太高(导热油变质)或泵流量不足,可取样测量黏度(对比新油,增幅>30%需换油)。  

2. 系统漏气/液检测  

- 吸入端气密性:  

 - 用肥皂水涂抹泵进口管道接口、法兰垫片等部位,运行时若出现气泡,提示漏气(空气进入导致泵排量下降);  

 - 检查油箱液位是否过低(低于泵进口50mm以上时易吸入空气),需补加导热油至标定液位线。  

- 泄漏点排查:  

 - 查看管道连接处、泵轴密封圈是否有油迹,若存在滴漏,需更换老化的O型圈或垫片(密封件老化会导致油液流失,循环量不足)。 

 

四、功能性测试与对比分析  

1. 升温速率与温度均匀性验证  

- 升温测试:  

 - 设定温度从25℃升至200℃,记录升温时间(参照设备说明书,如正常需45分钟);  

 - 若耗时超过1小时且流量读数偏低,结合流量不足与导热油变质综合排查(可能两者并存)。  

- 温度均匀性:  

 - 用多点温度计测量浴槽不同位置(如边缘、中心、加热管附近),正常温差≤2℃;  

 - 若局部温差>5℃,可能循环流量不足导致热量传输不均(如远端区域温度偏低)。  

2. 与历史数据对比  

- 记录当前流量、压力数值,对比设备调试初期的原始数据(或上次正常运行时的参数),若流量下降超过20%,无论是否伴随故障现象,均需深入排查。  


五、应急排查步骤(无专业仪表时)  

1. 简易流量判断:  

  - 断开泵出口管道(需先停机泄压),用容器接油,观察30秒内的出油量(如额定流量20L/min30秒应接油约10L),若明显偏少,提示流量不足。  

2. 替代法测试:  

  - 更换同型号循环泵或临时 bypass 过滤器(绕过过滤器运行),若流量恢复,说明原泵故障或过滤器堵塞。 

 

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定位循环流量异常的原因,其中过滤器堵塞、泵叶轮磨损、系统漏气为最常见故障点,占比超过60%。排查时建议遵循“先易后难"原则,先检查可视化部件(如流量计、过滤器),再拆解泵体或管道,避免盲目拆卸导致二次故障。

020-34141914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2020960864
微信咨询
版权所有 © 2025 霄汉实业发展(广州)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157387号
技术支持:制药网  管理登陆  sitemap.xml

TEL:020-34141914

微信咨询